,觉得自己不适应国内填鸭式教育方法,读书读了那么多年,连个兴趣爱好都没有,觉得人生非常单调。
这些话当时自己听来,没什么感觉;就觉得儿女嫌弃他没用,没钱给孩子培养兴趣爱好,再加上在小地方长大的,也没地方去培养。
现在反过来想想,他对儿女关心太少了,每天就琢磨怎么赚钱了,几十年如一日,他的生活何尝也不是没有意义??
听说国外是边学边玩式的教育方式,这辈子有条件了,已经要让儿女们去体验一把。
开学了,丈母娘留在下乡照顾儿子和老伴了;张林青和方美琴又得去读书,很少能分出精力来照顾孩子;想着孩子都已经一岁半了,夫妇两商量把孩子送到家附近的一家托儿所。
因为夫妇两都在读书,也没个工作,还是托人找关系才进了这家托儿所。
这个时候的托儿所可不是前世那些参差不齐那些民办高价、低价托儿所,收钱不说,对孩子不是打就是骂,遇到不打不骂的就算是阿弥陀佛,烧高香了。
虽说那个时候有了监控也不能免了这些打骂;后世新闻经常有这方面的报道。这个年代的托儿所阿姨都非常负责的,对孩子都非常好,有时候家长们没时间接孩子,阿姨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