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是初封,所以这一次的封号全都是小国,日后需要几转之后,才能陆续晋为大国。但实际上,除非是再有像这一次这样开疆拓土的大战,否则基本上很难晋封。并且在他们还是皇子的时候,几乎不会被晋为大诸侯国王。
通常这样的恩封会留着给新皇收拢人心,避免到时候封无可封的尴尬。
不过大家都知道,绝大多数成年的皇子,可能根本就等不到那一天。他们要么倒在夺嫡的路上,要么在新皇登基之后被清算,还能够得到晋封的,寥寥无几。
当初听到赵璨的封号是陈王之后,平安立刻表示了一顿嫌弃。这个字实在是太普通了,一点都没有里的那种美感嘛!不过里都是作者任性,随便取好听的名字来作为封号。
实际上,这种倒霉催的封号,是在清朝之后才出现的。在此之前,封王指的是诸侯王,身为诸侯自然要有封地,并不能随便取字。
平安以前只知道古代的封号非常复杂,除了皇室宗亲之外,普通重臣基本上也会得到封赠,在国公这一级上,同样如同王爵一般,先封小国,再转中国,再转大国。但他当时并不明白这么做出了将爵位等级弄得非专业人士云里雾里之外有什么用处。
对于不懂这方面知识的人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