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把控好方向,尽量减少内耗,而不是为了一己之私,采取制衡手段。这是最后的无奈之举,出现这种情况,就意味着沈家对手下势力的掌控力减弱到了一定程度。
抛开这个恼人的话题,沈家河眼底闪过一道亮光,真心赞道:“你今天说得真好!”
方天林笑而不语,上辈子听领导讲话听多了,依样画葫芦也不算多难的事。演讲吗,只要稿子写得好,能放得开,嗓音合适,临场发挥不失常,基本就算合格,再加把劲,具备煽动力也不难。
最主要还是听众见识少,太过容易被说动,方天林这次讲课之行才能如此顺利。
第138章
方天林亲自出马的这次说讲,旨在调动众人干活的积极性,以及种下一粒与沈家共荣辱的种子,静待以后发芽壮大,并没有一上来就大谈特谈他们该怎么怎么做。
剩下那些就是水磨工夫,需要打持久战。
人都有从众心理,若周围大家都持相反的观念,在这种环境之下,即便余下那一小部分人观点才是正确的,他们中多半人也很难坚持己见,被同化或者无奈融入大众之中是早晚的事,只有那些心志极为坚定之人才无惧于此。
显然,在民智还未开的靖朝,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