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一次试炮发生了意外。
由于炮管爆炸导致葡国炮手若翰.哥里亚当场被炸身亡。
这一次意外,明、葡双方都三缄其口,秘而不宣,没有见到任何记录。
直至到那面世界的1940年,有人在北京青龙桥发现了这位命丧异国的葡萄牙炮手的坟墓,墓碑上以中葡文详细记载了这宗意外,事件始大白天下。
明朝廷两次向澳门铸炮厂购买大炮之后,仍有继续购买的打算。
由于这家炮厂的出品奇货可居,不但索要高价,澳门议事会更趁机提出用大炮换取在澳主权的要求,致使明朝廷中止了交易。
在国家主权这一点上,大明从来都是有骨气的,他们没有运用实用主义的谋略。
澳门卜加劳铸炮厂正是因为澳门议事会长德阿隆的严禁令给他们带来了损失。
这个时候,他们的火炮产量还是很大的。
比如在1642年5月葡萄牙国王若奥四世遣使臣费雷拉抵澳门,传达葡萄牙独立消息,这受到所有的葡商们的热烈欢迎。
当两个月后费雷拉返回里斯本前,在澳门的葡商以澳门各界向新国王呈献200门火炮、大批弹药和20万两白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