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思想上是汉奸”和对满清不忠的人,占了镇江居民的绝大多数,但激烈的“行动上是汉奸”,即使有也寥寥无几。
其时中外刚开始接触,孤城镇江中的平民百姓,预先勾搭上英军成为卧底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清朝闭关锁国是有成效的。
但在海龄对城内汉人开战之后,情况就大不同了。
他找各种借口来杀汉人。
试想,区区一城内便有无数无辜者被冤杀,这对民众会产生何等的震撼与刺激?那会让多少人欲杀海龄及其手下?怒火遍燃,民心思反,其时之镇江,如此而已。
百姓对临境的外军尚无冤无仇,而本土统治者已成民众死敌。
满清统治者为渊驱鱼,以极高的效率为外军打造出了成规模的第五纵队,这就最终决定了镇江旗兵的惨烈下场。
江南道监察御史黎吉云的日记记下了从前线得到的消息,“尔时英夷无意入镇城,意欲直入大江,而镇江副都统海龄,日杀无辜,民不聊生,往夷船请之入城。”
这就是说,正是“带路党”力请过路的外军入城灭旗。
这些“汉奸”的目标简单明确,即随同英军打入镇江杀海龄团队。
“侵略军驶抵焦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