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是举家搬到笨港后,他感觉自己越来越失去了这种责任和享受。
三儿子潘峰一开始搞的一系列投资,除了那个大盐场外,其它的他就有些看不懂。
一开始时他以为是认为是儿子第一次独立经商,这时赔了也是不怕的,因为第一次亏本要比赢利对人的启发更大。
但是越到后面,三儿子的投资回报越高,慢慢超过了大儿子的经营。
要知道大儿子可是拥有潘家百年的商路!
“实业兴家!”
三儿子潘峰如实说出自己的心得。
“盐场不必多说,那个是人人皆知的事情。
那个水泥厂一开始时投入巨大,一些关键设备只能向汉唐集团订购,但是现在如何?
所产的水泥开始时与汉唐集团和郑家集团竞争,但是现在呢?已经是供不应求了,仅是台湾本地就是家家盖房了,不说那些最远外销到印度的了。
至于原材料,怕是过上百年,我潘家也不可能将那石山开采完毕了。”
三儿子潘峰说到这里,爷三个都沉浸在回想中了,那大石山,一片巍峨的大石山——
潘家大公子潘琦说:“我也是看的明白了,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