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定远侯郑联的装扮,大家都看在眼里;郑家长女郑秀文在台湾就學,大家也是都知道。
所以永胜伯郑彩纠结,那些大儒们也纠结,当所有的纠结都没有找到出路时,大家只好闭口不谈这些事情了,只能放下争议向前发展。
就算是有人一直在學汉唐集团的做派,他们也只好捏着鼻子默认。
好在厦门民间终究有杠爷、胡旱三这样的人物存在,至少能让永胜伯郑彩心里安慰些。
胡旱三和杠爷一样,都是用汉唐集团的物件吧,但是又从不说它好,就是一口咬定是福建本土的好。
上一次永胜伯郑彩在无意中发现了杠爷这个人才,便又派人去找其它类似的,结果还有很多,但是没有这两个人这样突出。
永胜伯郑彩安排人接见了他们,好生勉励,鼓励他们多说说福建的好,永胜伯郑彩的好,到时候一定有打赏。
胡旱三和杠爷两个人认识了后,胡旱三说:“当年我娘生我时,地里连遭了春、夏、秋三旱,于是,我爹便给我起了这样一个大名。”
杠爷说:“这不对啊,若是一连遭受三次旱灾,应该叫三旱哪?”
胡旱三摇着头说:“这名字是长辈起的,必有他道理,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