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常常极诚恳地向民间武术界请求受教。
但是,也有相同的地方,就是都主动靠近官府,帮助官府。官府当然也就大力宣传他们。
明太祖早年出身于僧侣,对于佛教有意加以整顿。
洪武元年(1368)即在南京天界寺设立善世院,命僧慧昙管领佛教,又置统领、副统领、赞教、纪化等员,以掌全国名山大刹住持的任免。
三年(1370)又召集各地僧耆,规定寺院为禅、讲、教三类,要求僧众分别专业。
随后又召集江南名僧至南京,启建广荐法会及点校藏经,进行刻版。
对于僧人普给度牒,废除过去计僧卖牒的免丁钱,但是不久代宗景泰二年(1451)因救济四川、贵州饥荒,采纳朝臣建议,实行收费发牒制度,凡僧道纳米五石者,给与度牒。
宪宗成化二年(1466),淮扬地方大饥,也用同法以赈济。
成化八年(1472)淮扬巡抚张鹏请给僧道空名度牒一万道,以买米济荒,虽一度遭到反对,但到了次年户部却发给空名度牒十万道,以赈济山东。
这样,有牒僧道既大量增加,寺观自然随之而增。据成化二十一年(1485)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