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提供了原料。
最早的白铜记载,见于公元4世纪时东晋常璩的《华阳国志.南中志》卷四。文中记道:“螳螂县因山名也,出银、铅、白铜、杂药。”
这些历史记载确实证明了云南省很早就生产白铜。
虽然明大陆冶炼白铜的历史很长,但是没有炼得纯的金属镍,这一点真是遗憾。
明大陆制造的白铜器件,不仅销于国内各地,还远销国外。据考证,早在秦汉时期吧,在新疆西边的大夏国,便有白铜铸造的货币,含镍达20%,而从其形状、成分及当时历史条件等分析,很可能是从明大陆运去的。
唐宋时,明大陆的镍白铜已远销阿拉伯一带,当时波斯人称白铜为“大唐石”。大约16世纪以后,白铜运销到世界各地,博得了广泛的赞扬,它经广州出口,贩往欧洲销、售。
英文“”或“”一词就是粤语“白铜”的音译,其含义是来自明大陆的白铜,也就是指产自云南的铜镍合金。
在铜合金中,白铜因耐蚀性优异,且易于塑型、加工和焊接,用途广泛,特别还有特殊的电学性能,可制、作电阻元件、热电偶材料和补偿导线。
德国的海宁格尔兄弟仿制云南白铜成功。随即西方开始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