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南明实力日渐式微,大臣互怀异心,将士斗志涣散。
最令人扼腕的是,一支支能征善战的农民起义军因受楚党排挤,他们要补济没有,要策应没有,甚至连个名头都不舍得给,我大明的官职岂是轻易给予的?
农民起义军的战斗力逐渐减弱,一些将领拉走队伍归隐山林或投降清军。
在经济上,此时的永历朝廷,因楚党排斥异已,官员走失者众,银库亦已空虚。虽然永历二年起大量铸造“永历通宝”铜币,那也只是杯水车薪,连皇上每月的伙食费都只有24两银子。
当然,内府里还有其它进项,以供永历个人花销。
这还是在广州那面,不停地解递些物资前来支援的前提下才有的……这时候只能加大周边地区百姓的赋税了。
当然,那些明人百姓们也知道,要是真的没有了大明,这天下就完了,没有了朱家的统治和管理。这让大明的民众们如何生活?
所以也只能忍受……大家一起过紧日子吧。
这个时候,有人报告鲁王朱以海前来投靠,群臣们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
永历也正拿不定主意,到底是按亲戚算呢,还是按别的什么……在大明从未有过的时局下,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