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它就是台湾省最大的盐场,在台湾岛西南沿海。沙滩广布,地势缓斜,河流注入淡水量少。
此地季风强劲,尤其是冬半年干燥少雨,日照长,气温高,蒸发快,海水含盐量高,波尔美浓度高,含盐量竟达千分之三十五。被人们誉为“东南盐仓”。
穿越后,穿越者们特地去那里查看一番,还好变化不大。
只不过奇怪那里的制盐者为何不用晒盐,而是用费工费时的煮盐技术。等着看了一下资料,才发现那还得等郑成功十二年来此地,才带来了晒盐技术。
不过随着穿越者们深入到布袋镇地区,细心了解后,才发现,原来此地的煮盐者不是不会晒盐。
煮盐的工具,只需一口铁锅,可以拿了就走。而要是采用晒盐之法,先期投入大,不知道荷兰红毛蕃又要如何对待,那会是关门打狗啊,那么开垦盐田的前期投入就完全泡汤了。
我靠,真的是一切都可以解释的呀!
荷兰东印度公司,只是殖民掠夺不发展当地的论据又多了一条。事实上,穿越者们的内心里,更希望荷兰东印度公司开发出个万亩盐田好让他们接收。
(关于郑成功收回台湾之前只会煮盐这一点,有个台湾朋友和我争论,他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