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是考试吗?他对硫酸的生产设备了如指掌,安装、管理、维护更是小菜一碟。
当他打开后,有点傻眼。年产两万吨的设计要求?1916美国田纳西炼铜厂采用铅室法生产硫酸都年产8万吨。
或者真是一次考试而已。他认真计算了一下对生产设备的要求,发现这份设计要求是坑人用的!
要求上说是以硫磺为原料,这很好,硫磺制酸装置中省掉了焙烧、净化工段,只有熔硫、焚化、转化、干吸、成品工段,原料的加工也比硫铁矿制酸装置简单,因此工艺流程短,物料处理量少,设备少,建设工期短。其基建投资约为硫铁矿装置的50%。也降低了装置的管理费用。原料运输量少,硫磺杂质少,产品质量好。
关键在对设备的要求。现今不管国内国外的制酸行业中,都要求设备大型化、数字化,这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必由之路。可这家公司给他的要求是什么?尽量小型化,简单化,耐操性强,成本不首先考虑。
王强回忆了一下他所见过听过的流程,毫不犹豫的确定了三塔一槽一泵流程:干燥塔,第一第二吸收塔,酸循环泵,酸循环槽。优点很明显,流程短,设备少,控制点少,无需串酸,装置占地面积小。
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