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极其浩大的工程。
余柏林借由翰林院之便,看完了本朝所有祭天祷文。文章只要粗略扫一眼,就知道大概是什么程度。余柏林将自己认为较为上乘的文章抄录下来,本朝抄录的,也只有五篇而已。
余柏林又走访了其余地方,连皇宫的书库都没放过,把能搜集到的祭天祷文都看了一遍,又收集到了二十余篇佳作。
而他看过的祭天祷文,已经上千篇了。
可见历年祭天祷文,的确多有赴宴。
皇帝陛下给了众人半月时间交稿子,余柏林紧赶慢赶,在三日内整理出这近三十篇文章。效率这么高,和封蔚以及张岳的帮忙分不开。
皇宫书库里存着的祭天祷文都是封蔚翻看的。封蔚可能写不出来什么好文章,但眼力不差,他直接把自己筛选过的文章交给余柏林。
而张岳则直接将几篇写得好的祭天祷文交给余柏林。他曾经帮文宗代笔过,这些是他整理过的。
即使是制式文章,张岳也不允许写出伤眼睛的玩意儿。
余柏林花了五日,潜心研读这些文章,又读了不少历代大家关于民生和苍天的文章及诗词。他又花了两日思考自己想要写的内容。
到了第五日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