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全省的地位非常重要。宋文迪加上自己的署名,并非要与方志诚抢风头,而是将压力引到自己的身上,毕竟方志诚不过是一个小秘书,要承担这篇文章的风险,底气还不够足。
宋文迪是学者派官员,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对于这篇文章更开中经济部分的宏观指向,立足点非常高,超出了地区视野,从全国的施政政策予以考虑。
论文一时激起千层浪,在全省掀起了一场有关市场经济发展与加强党性修养的大讨论。
八月上旬,国务院副总理郭和平同志亲赴淮南省调研,对其十二个地市进行了走访,参观了淮南省改革发展的成果,并表达了高度的评价。尤其在银州时,郭副总理点评赞赏了宋文迪同志的那篇关于发展市场经济与加强党性修养的论文,认为银州的视角很高,值得全国来学习。
郭副总理回到首都之后,在国家发改委主办的改革论坛上,发表了讲话,指出当下深化改革的重点,提出了六点重要意见,其中五点意见都与银州市委书记宋文迪与其秘书联手署名的那篇论文观点一致。
这种暗示很明显,银州的发展被纳入国家视野,正式从十二个地市脱颖而出,而淮南省委书记李思源一年前的重要部署,将心腹大将宋文迪调入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