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仆人在乱葬岗中苦苦挣扎,是做一个恶人,还是做一个饿死的人,他在徘徊。而他此时目睹一名老妪正在拔一名死去妇女的头发,这让良心未泯的他感到愤怒,质问老妪为何连死人的遗体都不放过。老妪却振振有词,一来她自己要饿死了,难道不能发点死人财?二来这名死去的女人也不是什么好东西,生前就贩卖假的食物给普通老百姓。在老妪的质问下,仆人似乎觉悟了,他觉得自己为何要被冻死在乱葬岗呢?于是他抢走了老妪身上唯一的衣服,从此消失了……
整个故事短小却不失深度,故事简短却异常残忍。熊清泉看到最后都有些动容,这部作品几乎就是一个利己主义者的自我堕落与放逐。而且这部短篇的黑暗程度尤甚《丛林中》,可批判力度也远胜时下的一般作品。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是文学创作的两大永恒流派,而通常认为诗歌最适合表达浪漫主义,而则最适合表达现实主义。但现在作家很大的程度是一旦涉及现实主义题材,文笔和深度立刻就走样。仿佛要表达现实主义就必须“土气十足”,而孙平这种假托寓言故事的批判现实主义让熊清泉不由得拍案叫绝。当然,拍案叫绝的不止熊清泉一人,很多作者和评论家都被孙平的这两篇给惊艳到了。一篇以技巧取胜,一篇以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