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现在家里还有些外债,可看着自家孙媳妇把日子越倒腾越欢实的样子,周氏也不多问更不多管。每日里除了帮忙带孩子,就是跟那些串门的婶子大娘唠嗑。
日日红光满面的模样,可是羡煞了不少人。
转眼之间,秋老虎就过去了。进了冬日,天儿可是越来越冷了。村里人第二批蚕丝出来了,崔玉有心想收购,所以就点了石嫂子几句。
石嫂子也是个明白人,她心里也算着账呢,赵家收购她们的蚕丝价格并不比直接卖给绣坊布坊的低,而且还能省了她们往镇上奔波。如此,倒是好事儿一桩,所以缫丝后她就直接把蚕丝送去了赵记。
也是有心往外传,没两日呢,村里人都知道赵记现在也收购合格的蚕丝。除了有些小心思的人家,大多数人都会把手里的蚕丝规制好卖给赵记。
于是在刚入冬的时候,崔玉跟赵二石又赚了一笔。
冬天并不是养蚕的好时候,蚕宝宝娇贵的很,畏热却更怕寒。所以赵记也就停了养蚕的活儿,开始专心照看河滩地跟山头那边了。
长了大半年的鱼,趁着冬日里家家户户都稀罕熬汤,崔玉就跟赵二石商量了捞一些斤称大的顺便送去各处饭庄酒楼。看看若是能谈下生意来就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