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在座的不少同学都是下过乡受过苦,扛过锄头种过地,结结实实过了一段苦日子的。下乡的生活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美好,也不会因为我们是学生、是姑娘就给予我们特殊照顾。”
她说得隐晦,却在一瞬间激起了不少人的感慨和回忆,许多人的表情一下子沉默了下来。
那些昔日的艰苦日子,现在想起来仿佛还历历在目。
粗糙的指腹,犹然在提醒他们第一次挥舞锄头留下来的火辣辣触感。
黑黝黝的皮肤,抹不去那时顶着日头挥汗如雨,晒破了脖子手臂皮肤的艰辛感觉。
再联想到前阵子曝光出来的女学生为了参加高考名额被迫献身的事情,他们第一反应只是觉得心酸,而不是站在道德制高点的沉声痛斥。
他们都是在苦海里挣扎出来的,最知道想要离开乡下的心情是多么迫切,当这么一个难能可贵的机会摆在面前时是多么珍惜,能作出那种决定的女学生们又是付出了多大的代价,不计一切后果地想要为自己争取自由。
这种希翼应该折断吗?
这样子的行为就算是要谴责,也不能单方面的加注在女同学身上。
“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向受害者进行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