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
私塾先生,凌筱雅仔细看了看,最终选中了一位30岁的宋举人。
宋举人虽说是举人,可家境贫寒,上头也没有人关照,也不能外任。只能窝在凤阳村当一个举人,吃着衙门的凛米。
凌筱雅看了看宋举人的生平简历,他有妻有儿,就他哪一点凛米都不能养活一家子,如今让他来私塾教书,他的儿子也可以一起上,书本、笔墨纸砚,这些都是凌筱雅提供的,无疑,这是大大的减少了宋举人的家庭负担。
宋举人也是很爽快的答应去私塾教书。
这样一来,凤阳村的私塾就算成功建成了!
在开学那天,凌筱雅还特地去看了。
那些孩子们坐在课堂里,拿着书本郎朗的念书,一双双眼睛里满是对知识的渴求。
凌筱雅见状,嘴角不禁露出一抹微笑。
时光匆匆,地里中的西瓜和辣椒也成熟了。
凌筱雅按照约定,将大部分辣椒都送到吉祥酒楼了。剩下一小部分,凌筱雅留着自己用来炒菜吃。
至于那一个个成熟的西瓜,凌筱雅给自家留了两个,给周老实家里送了一个,凌平顺家里送了一个,醉仙坊送了一个,赵老板家送了一个,凌筱柔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