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商人从前都颇为轻蔑,见沈家不会为了小利而只会搜刮,心中也颇为好感,也更喜欢在沈家这买布。
常喜乐也没有想到不小心在这里实现了一把饥饿消费,而且效果还非常不错。不过他也知道这样的行为是坚持不了多少时间的,尤其他的定位并不是精品,只是面向大众,也就不适合这样的销售方式。
所以他积极的培养更多的染布工,原本染布坊里都是女子,如今染坊也进了不少男子。为了避嫌他分成了两个作坊,大家称两者为男坊和女坊。虽说里头也有夫妻或是兄妹,可因为是同样的性质加之染布是门技艺,好坏非常明晰,让两者之间形成了良性竞争关系。
女坊想要证明女子更厉害,男子不想被女子压下风头,每个人都牟足了劲想要做到最好。
除了染坊还有纺织坊、织布坊,都需要大量的女工,这使得成年女子几乎全都进了工坊。能进工坊干活是非常荣耀的,且直接拿到银钱比在家里干活更容易看到付出,这也使得女子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
而男子也有自己的活要做,贡献依然不小,只是不同方向而已。所以桃源村也不至于变成‘小白脸村’,大家齐心协力,按照自己的特长贡献自己一份力,互相肯定对方,没谁嫌弃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