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谁当天子,不在于这个人够不够伶俐,而在于朝臣们如何博弈,上一任帝王有如何心意。
张公公虽然觉得太孙不够好,然而也不得不承认,比起太孙泽,太孙吴也有不少的可取之处。
善纳谏、不独断、待人如诚,至少这三点,太孙泽就远远不如。
还有隐忍一处上,将太子的倒是学到了十成十,足可看出是父子来。
这几点加起来,反倒是个明君之相了,大庆也不是才开国建业,其他的帝王特性,太孙倒也真不用有。
若是日后这些品性不变,太孙作为一位守成之君十分足够。
不过张公公觉得太孙吴不够伶俐,然而却忘了,善隐忍之人,从来都不会让人看出伶俐来。
太孙若真不伶俐,如何争取到的这一份差事来?
不过是太孙的不伶俐吃亏在阅历之上,此事就是让伶俐的太孙泽来,也未必不会与他一样的反应。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大庆只用读书就能推出天下事的天才又有谁?纵然姜太公为文王平天下,那也是七十高龄,且还在殷商为臣过,数十年见证世间之事的累积之功耳。
就是城府深深如张公公自己,如魏氏、如柳贞,在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