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孙吴惊讶道:“如此,我记得萧家也有人从军?比之刘家如何?”
南阳侯府子嗣不旺,然而萧家却是兴旺之族,魏氏道:“萧家在边关也有多人,不过比起刘家,根基并不算深。如姻亲上,军中萧家诸子,均自在族中娶妻,与边关联络并不紧密。”
联姻,是巩固扩张势力用得最为频繁的一种手段,而繁衍子嗣便是最直接的手段了。
然而南阳侯府结亲多为京中高门,只为不坠京中地位。
萧家族人又多愿意娶祖地的妻室,这一来是因言语、生活习性更为相通,二来是边关女子本就极少,娶妻大不易,耗资多不说,且嫁妆也薄,娶进门后日子难过。
再从子嗣上来讲,南阳侯府近三代子嗣都为单薄,萧家从军子弟子嗣愿意留守边关的并不多,多在二代时便申请调令回内省,不愿在边关里冒险再进一步。
要知边关打仗自然易建军功,就算是被流放的罪人,只要能建功,便也能洗刷罪名,再立身朝堂。然而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功业,谁知晓自己是万骨之一还是功成独一那一个?
魏氏继续道:“且萧家自出了位萧三老太爷,族中便多愿意读书入仕,来边关从军者,多是读书不成之人。各自虽在军中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