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户部,随后又公布于邸报之上,东宫自也得知这些,便是与太孙吴上课的老师,也偶尔说上一二。
陈十郎接口道:“边关苦寒,就是从鱼米之乡与出盐之地运送盐粮出来,一路关税,又焉有不贵之理。比不得京中,路途坦顺不说,做买卖的多大户人家下人,各处可得周转,自更便宜。”
萧安也道:“且京中内务府有皇商在,有货物伴随进京,自得便宜。”
皇商们供奉给皇家的贡品之外,少不得要顺路搭些自己的买卖,许多时都是能免去税赋的,这也是皇商们每三年争一回争得头破血流的缘由。
太孙吴点头,“小安之前说得并没错,这城中虽看着是热闹,然而穿着体面的多为商贾与官吏,路过的农家也老百姓到底是过得艰难。”
萧安回道:“边关物种稀少,土地物产不比江南丰盈,又有商贾往来买卖,若不出门做工为奴,日子就越见难过。那老头口口声声说商贾来了有好处,然而真得便宜的又哪得几人。盐价低了,可老百姓卖米粮的价也低了。就是那便宜的药草,平常百姓家还是多请得起游医,往山里自己挖药草熬煮药,真正看得起病的不过寥寥。”
陈十郎接过话道:“这般说来,那老人家说的米粮便宜了能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