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君主出战,的确可以让士气得到鼓舞,可是,危险重重,弊大于利。
“是啊,叶相说的有道理,您若亲征,不就是告诉蛮族,我大越没有良将了吗?”
兵部几位官员长跪不起,非常不认同这个决定。
只有皇上在京都才能稳定民心,北地边境失守,不至于短期内溃不成军,一定还有其余的法子。
“大悲寺一战后,袁焕之生死未卜,臣认为我等应该加派人手,寻找袁焕之的下落。”
袁焕之代表袁家,如果能抓到并且威胁蛮族,说不定有点作用。
听说蛮族首领最疼爱的千金阿苏对袁焕之一往情深,那日落崖后,并未找到任何尸首,他们派人在水里打捞,仍然不见半点踪迹。
“张大人,找袁焕之就是无用功,悬崖峭壁,他哪里有生还的机会?”
有人不认同张举的说法,站出来反对,他认为,为今之计,是派出将士到北地,支援于家两位将军。
袁焕之活着或者死了,和他们没有多大的关系。
再说,两国开战,岂是因为儿女情长就能收手的?
蛮族曾经屠城,杀无数大越百姓,两国血海深仇,早已经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