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见未婚夫有人照顾,内心对莫颜更是感激,对戏班子的组建越发上心。南边水患,在京都涌进大批的流民,这些流民老弱病残,有些是在没办法了,想要自卖自身,每天在北边的街市上等候,希望好心人能收留。
张大姑娘明白,戏班子不是慈善堂,虽然很同情这些人的遭遇,可是没有一点根基的人,她也不能收下。在城北守候了几天,收获不小,一共挑选了将近五十人,其中男女老少都有,多为南边的流民,身家清白。
这些人全部愿意签死契,本来家中也是庄户人家,现在没了田地,如何生活?还不如找个稳妥的主家,给不给银钱好说,能吃饱就行,从南边到京都,一路上吃了太多的苦头,这些人真的饿怕了。
让莫颜欣慰的是,这些人中,包含一个小型的戏班子,其中吹号,打鼓,弹琴的都有,还有几个能唱戏的小旦。原本身上有手艺,不至于混得这么凄惨,这些人初到京都,没银子,选择了最贫穷的城北唱戏,大家都是吃不起饭的人,哪有多余的铜板打赏?
高档的茶楼酒楼,他们进不去,进京的路上,仅有的几套戏服丢了,装扮的胭脂水米分买不起,一连唱戏一个月,得到的铜板仅仅够吃粗面的黑馒头。
原班主是个四十岁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