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君……你这是答应了?”刘氏看丈夫的样子,以及他欲言又止的样子,什么都明白了。她有些失望,也有些心酸。不过,好像这些又都在她的意料中一样。
谢庄默然,他其实一开始有立即去找他娘理论的冲动,而且还想不答应她娘的提议,不把自己的孩子抱去给他娘养。可是,他已经不是那个十来岁遇事冲动不计后果的少年郎了,这些年他悠游林下,养气养望,涵养增长的后果就是遇事会三思而后行。
“答应了也好,其实我也是想过了,若是我们不遵阿姑的意思,就会有忤逆之嫌。这不孝的名声传出去,对你可是不利。再有,十五娘在阿姑跟前养着,管教得严厉些,必定不会再闯祸。那样,对十五娘,对谢家其他的小郎君和小娘子都好。嘉玉堂离我们也不远,咱们想看十五娘,随时能过去。”刘氏极力不让自己落泪,无可奈何说出些似乎是安慰丈夫,又像是安慰自己的话。
这个时代,朝廷提倡的是以孝治国,世人把孝道当做是品评名士的一个标准。而且,这个时代的人也是以宗族的利益为主,个人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其行事的标准都是要为家族增添荣耀,为家族争取利益。故而刘氏和谢庄再不愿意亲生女儿被抱到姜氏跟前养,可是从小受的教育,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