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领大军奔袭准部。
策妄主力南下,康熙比较赞同趁虚而入,一眼看见破例列席的简王福晋微微摇头,因问道:“文华是什么意思?”
“直击漠西弊处有三。”书雪走到坤舆图前,“按兵家形势,我为优、敌居劣,我居众、敌居寡,我为客、敌为主,当速战灭其主力。”
康熙点点头:“有理。”
书雪指着甘肃、漠北两路说:“北伐准部,万一受挫,粮草难济。”
众王公若有所悟:准部的战力还是相当彪悍的,几乎称得上全民皆兵,漠北并不如漠南可靠,甘肃有贫瘠不适合供应后勤。
书雪接着说:“其三,我攻准部难,策妄袭川易,万一劫掠西川,大军救援不及。”
康熙稍加沉吟后问道:“以你的意思,大军该出川进藏?”
书雪主张:“四川富庶,且地近江南,粮草周济顺畅;藏边几如飞地,大军进占可行王化,纵不能剿灭准部亦可断其信仰。”
接着是议政王爷与阁部大臣商讨,最后决定:出疑兵北上,以大军征藏地。
另一项重要议程随之提出:西征军的领导班子——即大军挂帅的问题。
大清开国直到剿噶尔丹,大规模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