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国公一怔,后又冷笑道:“想得容易 。”
说罢,郑国公便要走,太妃却又叫住了他,道:“且慢。宋王两家已生二心是再毋庸置疑,留是再留不得了,且还要斩草除根,永绝后患。只是如今宋家也并非从前了,出了个宋以杰,所以国公爷还要小心,三思而后行再没错的,仔细着了别人的道。”
郑国公回头道:“那也不过是黄口小儿,不足畏惧,但小心驶得万年船的道理,老夫也还是知道的。”
太妃点点头,拿起手边的佛珠捻了起来,不再说话。
郑国公一走,府里就有人回了襄郡王。
可襄郡王除了叹一句,“如今太妃和郑国公是越发连遮掩,都懒怠了。”完了,便再没别的话了。
这日便再无下话,只说次日。
次日一早天方蒙蒙,雾气氤氲,王怡之父端坐书案前,看着案上他亲手所写的辞官折子,百感交集。
虽说只不过是个员外郎,可到底也是他这些年兢兢业业,步步为营,多少心血的结果。
如今一朝辞官,王父就难免会有不舍与不甘。
只是再一想到女儿,王父又不禁潸然。
若不是为了他这个父亲,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