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鞋子是极费工夫的事,尤其是鞋底,需得制袼褙,用浆糊把棉布一层一层地粘在一起。等浆糊干透,按着鞋样子一片片剪下来,再用白棉布包上四边。如此做八片,用浆糊将每片粘好,最后用麻绳纳好。
纳鞋底很讲究,要求前脚掌纳九九八十一针,后脚跟纳九九八十一针,这样才能长长久久。纳好鞋底再用棒槌捶得平整瓷实,好让鞋子更加舒服耐穿。
易楚做好鞋底时,京都的第一场雪扑簌簌地落下来,将地上万物装扮得一片银白。
冬天日短,东厢房几乎看不到太阳,阴冷得很。
易郎中便让易楚姐妹在正房的大炕上做针线,炕洞通着灶头的烟道,炕上热乎乎的,很舒服。
易楚早就备了绸缎做被面,三床被子分别选得榴绽百子、鸳鸯戏水以及百年好合的图案。
易齐针线好,绣得是交颈的鸳鸯,易楚耐性好,绣水波荡漾的湖面。
两人面对面正绣得入神,忽然院子里传来女子的喊声,“易家姑娘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