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卫明有多个选择,细细挑选倒也说得上是谨慎之举。
但事实上,太子的候选人只有一个,就是赵王卫兰。朝臣们希望早立储君,绝对是很正常的想法,毕竟卫兰是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储君教育的,早点定了名分,也能早点对他进行锻炼。
卫明压下了所有要求立储的折子,没有给予任何回应。
起初的时候,人们都以为皇帝是思念太子,不忍太快有人代替他的位置。谁知从泰安八年来到泰安九年,皇帝的身体每况愈下,有关立储的折子递上去却是石沉大海。
随着太子妃所怀乃是男胎的流言传出,朝中的不安气氛愈演愈烈。
难道说……
陛下是在等太子妃生下男嗣,他要册立太孙?
想到这里,很多人彻底坐不住了。
大衍历来没有册封太孙的习惯,太子的嫡长子,通常都是直接封的郡王。
唯一的例外是英宗皇帝的嫡长子卫怡,他出生即封太孙,可他也不是由太孙直接继位的,而是英宗皇帝登基后封了他为太子,等到英宗皇帝驾崩,再以太子身份继位。
倒是大衍皇朝前面的神川皇朝,有过太孙直接登基的先例。可是那两位倒霉的小皇帝,都在登基后不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