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得多。只需要半月,就能晒好一池子盐。”
“你是说,晒?”黎隶立刻捕捉到了关键词。
凌蔚点头道:“是晒。陛下不愿意与民争利,并未插手制盐的事。但是凡是有轻重缓急,为了保证军资,既然盐商们遭灾了,提供不出来盐,那么陛下体恤民情,不再征调,而是让官兵自己制盐,收为公用,那,嗯,多么仁慈啊。”
黎隶眼珠子一转,若是凌蔚真有那什么晒盐的法子,那么这次他们真的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了。他正好可以借这个机会光明正大堂而皇之的插手盐的事,若产量够高,他甚至能将制盐收为官制。
官制民销,就好管理的多了。
这盐价攥在盐商手中节节攀高,民众叫苦不堪,黎隶本就心生不满。
“你真有法子?成功率多少?”黎隶问道。
凌蔚搜索了一下记忆,晒盐的细则他都记得清清楚楚,旅游的时候还曾经参观过实际操作。按照记忆照着葫芦画瓢应该没问题吧?现在虽然不是最炎热的时候,但光照还是很充足的,雨水季节也过去了,也就修建池子需要时间……
嗯,对了,修建池子……可以用水泥啊!这东西他怎么忘记了!
有水泥就很快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