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也总是会和孩子们也说上一二,写给润哥儿的信中也是如此。
可圆姐儿看着这信却越看越生气,偏偏又觉得这气无处可发,憋着难受极了。这还是赵氏修饰过语句后写给自己孩子的,现实中是个什么光景稍微想想都知道了!
原来赵氏和谢大郎从冀州回去没多久,原本因为圆姐儿润哥儿的离开而显得有些安静的院子立即就迎来了谢家最热闹的人。
信上写得并不详细,只说年哥儿如今虽说还未考到秀才,可也是个童生,加上年纪越发的大了起来,二房已经开始在给年哥儿相看媳妇儿了。
年哥儿自从在县学念书后,便住在了大房谢府里头,这有杜氏坐着,相看姑娘自然也把目光放在了宁阳县城里头。
同样到了婚配年纪的还有三房的湘姐儿,如今依然十四,翻过年去便是十五,在水溪村也该嫁人了。这前头有二房攀着大房在城里找媳妇儿这自然就能把自家女儿也送到城里去嫁人,靠着大房,总比在村子里好多了。
这在大户人家是常见的事情,加上家中有杜氏坐镇,关乎孙儿孙女婚姻大事,杜氏向来孩子优先,谢大郎和赵氏哪里会拒绝?三房李氏和湘姐儿就理所当然的在家里住下了。
有李氏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