虔心问道的女眷,除了吃斋念经外还要跟着道姑亲自下地耕作烹煮刷洗,渐渐的变成了一些人家惩处犯错女眷的地方,而且多是那些在人前犯了大错的女眷,毕竟家丑不可外扬,可已经外扬了的总得有一个交代得过去的说法。
回来的路上徐赵氏猜想女儿会不会被送过去,竟然一语成谶,徐赵氏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要去多久,我也好替这孽障准备行李?”
徐父瞥她一眼,“什么时候改好了什么时候回来。”又对徐姝冷冷道,“便是回来了,若是你再惹是生非,你就做好在道观里过一辈子的准备,我徐家断容不得你这样的女儿,到时候就是你大母出面也没用!”
——
“我原是想寻个托辞离了她,她那些话听了没得污了我的耳,只是越听越是不像样,虽非一母同胞,那也是嫡亲姐妹,哪有这样处心积虑败坏自己姐姐名声的人,实在忍不住了,我这才出言驳斥了她。”李昭口齿伶俐的把事情前因后果一说,然后不好意思起来,“是阿昭鲁莽了,不该大庭广众之下让徐十三娘下不来台,其实可以告诉曾大母,让您出面和徐家说一说,想来徐家叔婶定然会教导十三娘。”
听得崔氏直点头,这样处理自然是最好的,徐氏在外的名声无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