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又称仲秋,中秋之夜,月色皎洁,燕国人时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就似苏诺的时代,唐诗人李白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之句,杜甫曾作“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也有“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仅次于春节的重要节日,祭月赏月乃是此节日的主要习俗。似大燕朝,便有帝王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间也有中秋祭月之风。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乃此节日的主要活动。
启元一朝自然也不例外。
在八月十五这日一早,苏诺还睡的昏天黑地的时候,启元帝就悲催的上朝去了,早朝结束,在苏诺约莫早膳午膳一起吃的时候,启元帝匆匆赶到御书房,塞了两块干巴糕点(本来应该是喝粥的,但是……你们懂的!)勉强不饿了之后,就连忙赶到奉先殿去祭拜先祖,又要带领宗室们进行祭月活动……忙的不可开交。
至于后宫呢,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