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也精进了。”说着,古骜边将简璞的信恭恭敬敬地呈给了荀于生。
荀于生看了信,见信中师弟对老师山云子毫不吝啬地褒赞着一名唤作“古骜”的弟子,竟还说“以弟子愚见,定不输于荀师兄那位……”看完了信,荀于生再次上下打量了眼前的少年一番,问道:“你便是古骜?”
古骜点了点头:“弟子正是。”
荀于生笑道:“‘山云书院招天下学子,天下学子都进的得’这句话,是谁跟你说的?”
古骜道:“我想天下纷杂多年,将帅多出自山云书院,若不是招揽了天下学子,如何能成此气候?”
荀于生一听,不禁哈哈大笑。觉得这少年倒也有趣,不过恐怕他不知道,山云书院还真不是‘天下学子’都进得的。山云书院向来只为世家大族的子弟开放,寒门之人,除非有特别之才干,由山云书院中享有威望的夫子推荐,才能入院一学。
当年自己,便因出自寒门,可谓费了千辛万苦,在文人圈子中转了千山万水,才凭了机缘得以一窥山云书院的究竟。而与自己同时在书院求学的几位世家大族的子弟,除了简璞外,如今不是在地方任太守,便是在朝中掌兵,只有自己因为出身低微,不得不委身幕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