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吹得绵长一些,这是整首曲子的中段,正是感情浓厚之时,多一些哀怨,多一些纠缠,这才能更好的把情之一事用音律表达出来。
在场众人皆醉于此箫声中,若不是他们亲眼瞧见,真的很难想象,这样一曲哀怨缠绵的音调,竟然是从一个十四岁的少女口中吹奏而出。
李臻虽坐在人群之中,但一颗心早就跟着这一首曲子上上下下,琴音固然妙绝,但那是靠的这首曲子本身的韵律,箫声才是这曲子的点睛之笔,那姑娘吹奏起来的声音,仿佛就是从他的脑海中出去的那般,与他心底的旋律完全匹配,这是一抹与他多么契合的灵魂啊,李臻痴痴的听,痴痴的看,完全陷入了惊艳到无法自拔的地步。
最后一段箫声也是亮点,这是整首曲子中,唯一一段,需要琴箫合奏的,琴声清脆悠扬,箫声若是缓慢了,那就容易被琴声盖过,继而后继无力。
谢嫮自这段开始就运足了气,利用手指的间隙,将一声声短促的箫声吹奏而出,一声高过一声,一声快过一声,这种断气的吹奏方法,是李臻三十岁之后才参悟出来的,上一世谢嫮没有资格让李臻教,全都是靠她自己记下来自学而成的,幸而她对音律还有些天分,再揣摩了一年半载之后,才堪堪懂得了些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