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当中,真正想要看到更多的书,学到更多的知识,但付不出书钱和学费的那一些。
路总是要一步一步走的嘛。
人只要略略识字就能。要知道,后世好些小学二三年级的小学生,也能啃下大部头的书呢。即使读得一通半通,与不读书的人也是有差别的了。
不想要知识的人不会踏进图书馆这样的地方,但如果人真的想要向上爬,他一定能知道哪里有梯子。
……
不过,想要在金陵建一个图书馆,虽然相比起家里丞公、大郎每日里做的事简单许多,但华苓依然面临着一系列难题。幸好再难解的问题,只要多费些心思,总能找到切入点的,所以在她将想法写在纸上,然后一步一步将想法填充、扩展起来之后,就得到了一个粗糙的解决方案。
既然是为中低层民众建设的图书馆,自然最好是设在街市之中,所以选址范围可以定在城南片区了,城南居住的都是平民小富人家。但是具体的选址还需要斟酌,必须在交通方便的地方,房屋要坚固,不能是木质建筑,最好临河,将火灾的风险减到最低。
书籍本身倒是容易解决、却又很难处理的问题,顶尖的文化传承原本就在世家,辅弼相丞四公家族,家中藏书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