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差,都要送到我这里来,如果不送到我这儿,就不能上家谱。”
在这宗法至上的社会里,如果不上家谱,就等于没有这个儿子。虽然司马十七郎并不理解卢八娘为什么要这样执着于庶子的教养,但还是同意了,“这事就这样定了,将来家里添了妾室,娘子就这样管教她们。”
“不过,娘子,”司马十七郎还是多嘱咐了一句,“我们必须先生下嫡子,才能再要庶子,这样家里方能和顺,而且,嫡子的教养一定要好。你看母妃对大家再慈爱,也对世子、十三郎是不一样的。”
“就是父王,也是一早就为大哥请封了世子,十三郎则封了郡公。府里另外只有出身好的王侧妃所出十四郎也得了个县公,其余的至多不过是谋个出身。”
司马十七郎是庶子出身,可他却不会因此而对庶子另眼相看,毕竟大环境就是这样的,他认为嫡子才是根本。
卢八娘见司马十七郎答应下来,就放了心,她自然不会傻到说自己不会生孩子,只顺着他的话点头。这时候人们最重视信义,为守信抱柱而死的尾生在现代人看来有些傻,可在这里却是了不起的典范,人们答应了什么事,基本不会反悔。
卢八娘自然有自己的打算,想做王太妃、皇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