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婚事。
等歇了一口气,孟世子继续道:“晚辈就瞧着,那余先生也是有私心的。如今来看,六年叠孝一守,名声也有了。再来个不愿举孝廉,只愿科举,在江州与京城名声更甚。可惜周家娘子,遇人不淑,被迫嫁入虎口。那一日若不是遇见晚辈,恐怕此生堪忧。”
本挺正常的一件感情纠葛,就在孟世子这一张嘴里变成了对余庆年的人品质疑。怀疑余庆年为了名声,才千方百计不与周家娘子成婚,置自己的前未婚妻于险地。
要这是真的,那就是其心可诛了!
虽然孟世子是个向来不靠谱的,可这一番话却是说到了六太夫人的心坎里。
六太老爷当初与魏山长商议温宥娘与余庆年的婚事之时,看的是三点。一点是由魏山长保媒,二点是余庆年少年中举年少有为,三点是在江州一带名声十分不错。
前两点毋庸置疑,连六太夫人也是寻不出什么不妥的,也只有在第三点上,六太夫人如今想来与六太老爷有了不同的看法。
像余庆年为父母守叠孝六年,六太老爷就觉得余庆年是纯孝之人,人品必然不差。温宥娘嫁给他,定不会吃亏。至于那个周家娘子,竟因为不愿意等六年而退婚,错也全在周家,而不是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