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却也不好的地方。
便如她送出这几根簪子,却无可用之处。连个妯娌都没,她日后出嫁能压着谁呢?无宗无族,连族中的场合也跟着没了。
薛九接过盒子,安慰道:“那余郎君不是明年春便要参加会试?家产丰厚,上面又没有婆婆制辖,姐姐这可是大福气了。指不定姐姐不过下江南一趟,就得回来了呢。横竖就半年的事情,姐姐何不让他就在京城里大婚了算了?也免得来回跑那一趟,折腾人。”
要不是自己身在薛府,出身太高,薛九对余庆年这种家世的男子却是满意不已的。拿捏一个人,总要比拿捏一个家族要容易。
说来,她也是羡慕温宥娘的。嫁给一个家有余财,能过好小日子的男人,是何其幸运。
温宥娘笑着道:“那就谢妹妹吉言了。”
余庆年的文采,据温余卿所言是不错的,加上弘文书院山长这一年的指点,要拿个名次当是不难。
倒也真如薛九所言,在京中成婚倒也不错。然而从京中到江南城,也不过十日,具体倒哪也没甚差别。
就只看余庆年打算在高中后是远离京中在外做官,还是决定留在京中熬两年,进六部慢慢来。
薛九笑着道:“听说余府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