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说法,都是受班固的影响。《汉书·西域传》在记录这份诏书时,班固是这样表述的:“上乃下诏,深陈既往之悔,曰……”
这就是“悔悟之诏”的来历。
此传班固的赞语则说:“(汉武帝)末年遂弃轮台之地,而下哀痛之诏,岂非仁圣之所悔哉!”
这就是“哀痛之诏”的来历。
也就是说,班固也没有称之为“罪己之诏”。
那么,“罪己”的说法有依据吗?
有。因为据说汉武帝曾说过这样的话:
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靡费天下者,悉罢之。
这当然是罪己了。如果“轮台诏”里有这段话,那就是不折不扣的“罪己诏”。
可惜不是。
据《资治通鉴》卷二十二,这段话是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三月,汉武帝封禅泰山后的口谕,既非轮台,亦非诏书,怎么能称为“轮台罪己诏”呢?
何况就连这段话,也来历不明。遍查《汉书》,并无记
载,仅见于《资治通鉴》。那么请问,司马光的根据在哪里?
一个宋代的人,怎么知道连班固都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