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子说:你又不是鱼,哪里知道鱼的快乐?

    庄子说:你也不是我,哪里知道我不知鱼乐?

    惠子说:这就对了!我不是你,当然不知道你;你不是鱼,也当然不知道鱼。

    庄子说:不对!你知道我知道鱼的快乐。你一开始就问我,你哪里知道鱼的快乐?那我现在就告诉你:我就是在这里,在这桥上和水里知道的!1

    显然,庄子这是诡辩。因为惠子所谓“汝安知鱼乐”,是问“怎么知道”,不是问“从哪知道”。回答“从这里知道”,岂非文不对题?

    但庄子的强词夺理,却表明了他的态度。

    什么态度?

    我的人生与你无关。

    是这样吗?

    是。

    实际上,庄子未必不知道自己是诡辩,也未必真知道鱼是否快乐。他说“鲦(读如条)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不过因为当时他自己很快乐。

    这就叫“移情”,是一种审美的态度。有此态度,则万物无不有灵,也无不有情,还无不有趣。

    这样看,惠子反倒是煞风景的。

    所以庄子要强词夺理。他其实也是在表明态度:人活着,要开心。开心就好。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