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事见《左传·鲁成公三年》。

    5.事见《左传·鲁襄公十七年》。

    6.《兔罝》之兔为於菟,最早由宋代王质提出,闻一多《诗经通义》亦有证明。

    7.事见《礼记·檀弓上》。对这一记载的解释请参看张荫麟《中国史纲》。

    8.事见《左传·鲁哀公十五年》、《孔子家语·子贡问》。

    9.事见《左传·僖公二十八年》。退避三舍,是晋文公在公元前637年对楚成王的承诺。

    10.见《左传·成公二年》。

    11.见《孟子·离娄上》。

    12.鄢陵之战见《左传·成公十六年》。

    13.徐中舒《士王皇三字之探源》。

    14.参看《国语·齐语》。

    15.古代乘车之法,尊者居左,御者(驾驶员)居中,又有一个人居右,以备倾侧。这个人,战时叫车右,平时叫骖乘。见《汉书·文帝纪》颜师古注。

    16.请参看雷海宗《中国的兵》(中华书局2005年版)及书后附录王以欣《古代的战争规则和侠义精神》。本节参考该书和该文之处甚多,无法一一注明,谨此致谢!

    17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