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燕的脊梁,却也是如今最大的弊端,盐是老百姓的必须品,盐税抽成均来自盐政衙门出的盐引,我大燕实行纲盐制,持有盐引的商人按地区分 为10个纲,每纲盐引为20万引,每引折盐300斤,或银六钱四厘,这是为“窝本”,另税银三两,公使银三两,如此算下来,我大燕每年下发的盐引少说也 200万张之数,每引得银6两6钱4分,应得白银1328万两白银。且有一半都在江南。
那人道:“江南的盐税也差不过六七百万两,如此说来,江南盐政倒都是些清官,何弊之有?”
张怀济摇摇头:“江南虽每年上缴六七百万两税银,却吃的是下一年的税,如今江南的盐引都是预提来年的,也就是常说的寅吃卯粮,今年江南交的盐税,是明年的,明年交的是后年的,这中间差了一年的税银,也就是说盐政亏空了银子至少六七百万两。”
六七百万两,那人脸色阴了阴:“这么多的银子哪儿去了,莫非长翅膀飞了不成。”
张 怀济叹道:“我大燕都知道江南的官是肥缺,尤以盐道为最,可这个肥缺怎么来的,朝廷照品级发俸禄,如何有肥不肥缺的差别,说肥不过是可以中饱私囊,税银年 年有,这些江南的盐商为了拿到多的盐引,自然会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