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拿得住剑,掩面泣道,“当初就不该叫你过继。”
永安侯道,“我已打算上本,辞去侯爵,让于别的族人,也好回家侍俸父母膝下。”
李老太太大惊失色,去捶儿子,边捶边骂,边骂边哭,“你这说的什么疯话!你表侄儿的腿已是残了,你这样,是不是要逼我去死?”
永安侯倒不是逼李老太太去死,但,尽管快刀斩乱麻的肃清府第。第二日,永安侯仍被参了一本,他身份高贵,出头参他的也不是凡人,正是左都御史郑大人。
郑 大人参就不是参永安侯一个,连带着做官的李二老爷、李三老爷一并参了,这两人官职不高,却是永安侯细心给安排的肥缺。郑大人出马,李二老爷、李三老爷的官 儿直接摘了,永安侯家里的事不大清楚,他与昭文帝私交好,兵部的事也干练,昭文帝罚了他三年俸禄,命他好生侍奉老侯爷的香火。就这样,郑大人都不大满意, 极力提出重新过继嗣子之事。
鲁安侯出面替永安侯分辨,道,“眼瞅着就是陛下万寿,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永安侯好生自省,下不为例便是。”
昭文帝允,永安侯谢恩。
此事到此,暂且算个了局。
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