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四年之前,洛阳城中大户,稍稍有点儿本事的人家,一听说赵王终于要选妃了,哪个不是巴巴地想将女儿送给赵王为妃为妾呢。
然而四年之后的今天,但凡家里是亲爹亲娘的,谁也不愿意将好好的闺女送到赵王府,毕竟地位再高、尊荣再贵,也抵不过红颜薄命、消香玉损。
至于原因,其实也没有多么复杂。
一开始是与赵王有婚约的女子,总是活不到成亲那一天。
先先后后,皇后一共为赵王定下了三个王妃。头一个,洛西常氏,从祖父到爹爹、叔叔和伯伯一家子的名士,就连常如本人也颇具名士风范,却突发急症,死于婚前的头一个月。
第二个是皇后的本家侄女,死的更加离奇,出门春游,在山泉边洗脸的时候,溺死了,死于订婚的第二日。
第三个,身份差点儿,是御史夫人的远房侄女。那时皇后已经有了病急乱投医的架势,匆匆定下,还特地请了道姑做法,那姑娘却还是死的不明不白,连她家人都说不清楚,还是死在了成亲的前一天。
如此这般,赵王克妻的流言乍起。皇后第一时间跳出来说话了,说是三清祖师爷降下了神旨,那些玉损的女子,与赵王无干,皆是因着福薄命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