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的朝臣都是嫡长制的拥护者,而且他们也清楚长公子扶苏绝非无才无德的平庸猥琐之辈,听懂了嬴政话中的意思,都觉得扶苏可堪大任,只是过去扶苏作为谋士的角色参加灭赵之战都险些被一箭穿心,若是他真的上战场拼杀,会不会再遇到什么危险?
朝臣心中有所顾忌,回答嬴政问题的时候,脸上不由得都显出些许迟疑。
毕竟明主难得,若是扶苏公子有个三长两短,接替他位置的公子……实在是声名不显!
反而是排行在第六位的高公子和第九位的将闾公子得到过大王的称赞,也行止有度,但这两位公子到时候必然没有违背秦国祖训的能力,掠过前面的公子登基,而他们这个大臣也没有挑选公子继承王位的本事。
“大王,长公子身份贵重,老臣以为,长公子不便前往军中加入大战。”王绾旗帜鲜明的表态。
继承人是重中之重,他决不愿意冒险。
当年武王意外身死能得到昭襄王这样才华横溢的弟弟继位是嬴氏祖坟冒青烟,但王绾绝不指望嬴氏祖坟天天都在冒青烟!
与其担惊受怕的祈祷扶苏公子平安,还不如一开始就不让扶苏公子出去冒险,反正扶苏公子已经证明过自己的本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