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乱明 > 正文 第362节
论出的方案,将光禄院设立在扬州。”

    设立在扬州,固然比设立在荆州麻烦,这也是当前最合适的解决方案,众人都不反对。

    于是,关于光禄院的架构,最终达成一致,开始讨论谏官从何处而来。

    这点实质没什么好商量的,郑鸿逵、洪齐云认为,大商人开设工坊、转运货物,为地方做出了杰出贡献,对地方行政、监察机构的弊病体会最为深刻,理所当然地具备谏官资格。

    黄宗羲、顾炎武认为,有功名之士在地方上声望高,受到老百姓的敬重和追捧,也应该具备谏官资格。

    张道涵等人则认为,行政、监察机构精于俗务,时常深入百姓群中调研,对哪些人具备顾问的能力最为了解,应该由行政、监察机构任命谏官。

    三方迅速达成妥协,大工坊主、有功名之士、官府任命的各占三分之一。

    林纯鸿看着这个方案,暗中哭笑不得:自己呕心沥血建立的荆州政权,最终还是成了大工坊主、士大夫及新贵把持的政权,至于普通工人、农民,压根就没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

    也许,这就是大势,就连林纯鸿也不知道如何让工人和农民发声,争夺应该属于他们的权力。

    基于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