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李恪姓李而不姓杨,这就说明在他这里只会坚持李家的利益。至于故国公主入j□j为妃,实在是太普遍不过的事情。隋炀帝的皇后便是梁孝明帝,萧皇后当年的儿子做太子,大家也都认为元德太子是正统,并没有人会担心这是南明的复辟。
所以李恪母亲的身份,并不会给他减分,反倒是能给他加分。
至于越王李贞,他比李治大一岁,母亲是燕贤妃。燕贤妃的曾祖和祖父都曾经位极人臣,为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等。父亲虽然因为受祖父残暴的连累未能入仕,但是却从小就有神童的美名。母亲则为隋太尉、观王杨雄的第三女,所以燕德妃从小便闺誉极佳,擅长女红,却又精通诗书,有过目不忘之能。其母都夸奖她性理明惠,艺文该博,向使为男,当成国器。她十三岁时因“香名逾振”,被礼聘入秦王j□j,封号“贵人”,贞观元年正式册拜贤妃,到今天都盛宠不觉。
如今太宗的诸子中,也就只有这两位能跟李治一较高下,而糟糕的是,李治因为藏拙,所以显得软弱无能,而这两位却是弓马娴熟,诗画皆通,很得太宗的喜欢。
所以,李治一直以来保命的优点,在着这里却变成了缺点。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李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