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业。
这种信念的灌输,一直到十几岁时,高瑾下山。
山上日子枯燥且不好过,陪伴他们的除了戒尺就是鞭子。他们习文的还好,顶多就是大大戒尺,关到柴房不给饭吃不给水喝。而那些习武的孩子,则是打板子,打鞭子。
高瑾熟识的一个孩子,就是因为练武不和教头的要求,被鞭打了一顿,浑身血肉模糊。后来更是因为没人给医治死去。这让其他人噤若寒蝉,更是不敢多说多问,只埋头苦学。
直到下山,高瑾沉重的心才微微放松,等到认识了那群朋友,才算是真的走出了阴影,活出了滋味。
期间他的生活虽然自由,但是每隔两个月,都会有人给他送信,交代他一些事情,不过开始还是简单的,比如和某某搞好关系。
这些还算简单,高瑾为人本来就很有亲和力,又有真才实学,很多人都愿意和他往来。
他也是真的珍惜这些朋友,对他赏识的孙先生,视他为兄长的殷若飞,和他一起将书院建立起来的西陵皓。
他越来越不希望接到那些书信,他怕主人的任务,会让他失去这些从小就没有过的友谊。
再之后,他三元及第,获得皇上的赏识,两人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