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到了那种压力,一种紧锣密鼓使劲挤压,似乎就要在某个时间一起喷薄而出的巨大压力!
亚运村里,几乎随处可见的紧张气氛,从运动员到教练员,从各级官员到义务工作者,这次盛会已经被赋予太多体育之外的意义,所以紧张的气氛贯穿始终,看起来就汤灿清这傻姑娘轻松得很。
频繁的有各个部门的领导到各个代表队来视察慰问,某些优势项目更是国家级领导走马灯似的亲切接见,天天晚上电视新闻里都能看见类似的报道,棒球队是不会的,就来个运动竞赛司的科级领导看了看,对备战的气氛也还满意,特别和年龄最小的小队员陆文龙亲切握手……这总算还是有个记者在旁边殷勤拍照的情况下才做的。
这个记者自然就是张柳鸣了,这个年轻人回到报社报到以后,就申请了一个亚运会记者证搞冷门报道,为此他还专门写了一篇两三千字的报告,论述冷门项目也需要关怀的中心思想,上面的编辑觉得也还有道理,提供了基本的采访手续支持,但也不怎么在意,因为在意的全是杨淼淼那种地方,现在那边都记者扎堆,热得要爆了!
来自渝庆的一帮记者就基本是扎营在这边,天天过来等着一点蛛丝马迹的小道消息都可以发回渝庆的报刊上做了一个专